【转】网瘾之战:一场无意义的伪战斗

原文:http://goo.gl/i8dQ


转载说明:本文是我想要给某长辈看的,但是作者洋洋洒洒写了两万字,直接发链接给她指望她看完?绝对没有可能。我知道你一定会来看我的博客,也许这是一个能让你注意到的方法吧。至于你究竟是否有心思看,是否能看完,我也只能期望一下。


之前转载过《看你妹之网瘾战争》,很不错的片子,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下面开始正题。



写在前面:


那天看了水妖和陶宏开的节目直播后,就一直想写点什么,无奈杂事缠身,稀稀拉拉


写了半个月。这半个月来,声援水妖的文章雨后春笋一般,陶教的教徒却也一如既往地虔诚。前两天的某大晚报上,依然用大篇幅刊登着家长“与网魔7年夺子之战”的报道。其实挺悲哀的,我们似乎根本就改变不了什么。骗子当然不是专家,可我们也不是,真正的专家都跑哪儿去了呢?我是在绝望的心情中写这篇东西的。但我还想在绝望中寻求些希望的东西。于是这篇文章就写长了,两万六千字。所以就分了几段,搞个小连载吧。放心,我不会挖坑的,因为文章已经写完了。


最后按习俗,自报家门:国服二区纳克萨玛斯联盟<白银之手骑士团> 海尔凯特


全文摘要


作为全国“戒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的网瘾理论很有体系,而且讲起来通俗易懂,很多家长都相信他。他也经常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看起来似乎很权威的样子。


但在不久前,陶宏开教授却在节目里用“女流氓、女作家都滥交”等字眼辱骂和自己女儿年龄相仿的女作家陈岚,引起舆论惊愕。


网瘾问题的实质是家庭教育问题,父母在家中做出的很多无意举动,都可能对孩子造成深远的恶劣影响。如果想让家庭和谐正常,父母需要首先改变自己。


本文共有九个章节。前半部分将以和父母探讨的态度,分析7种可能令孩子产生问题的家长行为。后半部分将严谨分析陶宏开教授的理论,力争还事实于真相。


一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人父母,每天累死累活,养家糊口,就是希望孩子能有出息。眼看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了,却变得叛逆,不听话,不好好学习,还迷恋上了网游,打起游戏来昏天黑地,没完没了。考试成绩直线下降,怎么办?把学习放一边,这样下去身体也会出问题的啊!苦口婆心地劝,好话说尽,坏话也说尽,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了。连哄带吓唬都没用,孩子就是无动于衷,甚至可能做出过分的事情来。


跟别人聊聊天,没想到,其他孩子的家长先迫不及待地倾诉起来,一听,这不就跟自己家的事儿一样吗!于是大家都发愁,怎么办啊?孩子这不就毁了吗?看着花花绿绿的游戏画面,头皮直发麻,恨不得把电脑顺着窗户扔楼下去。


这时,一个个头不高不矮,一脸庄重的,60岁左右的男人站出来,振臂一呼:“全国有1700万网瘾孩子,怎么办?跟我走,我是专家!”他身边还有很多人一同响应,有的人现身说法,说自己家已经被他拯救了,孩子不玩游戏之后考上重点大学了。有人说自己以前玩游戏,现在觉醒了,要与不法游戏商斗争到底。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的真实与感人。


要不要相信他呢?嗯,试试看吧,反正孩子已经快无药可救了,不信他还能信谁呢?


等等。


请您先等一下,在您做出这个会影响全家人的重大决定之前,可否拿出一点时间,读一读晚辈的这篇文章呢?因为我觉得,这个事情里面的一些东西,好像让人有点琢磨不透。


这个一脸庄重的老男人,在全国确实已经非常有名气了,还写了好几本书。支持他的人,认为他是当代的林则徐;而反对他的人,则认为他是个江湖教主。所以,还是请您再慎重一点,先多了解一下这个人吧。


这个人,就是美籍华人、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自称“中国戒网瘾第一人”的陶宏开先生。


陶宏开教授的网瘾理论很有体系,而且讲起来通俗易懂,很多家长都相信他。后面的文章会大量提到陶教授的理论与方法,这里就先不说了。他也经常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看起来似乎很权威的样子。


但是,就在不久前,很庄重、很权威的陶宏开教授在节目里骂街了,骂得很难听。


在2010年1月12日下午的北京,面对和自己女儿年龄相仿的女作家陈岚,美籍华人陶宏开教授在节目录制现场数度怒吼道:“你女流氓、无耻、扯淡、一副流氓相、女作家都滥交、你父母没教养、狗改不了吃屎……”而起因,是陈岚反驳他“中国玩游戏的都有病”的论断,并要求他在镜头前向全中国游戏玩家道歉。


事后,陈岚在网络上发文,说她的父亲看到节目后非常难过。老父亲很难接受一个被《焦点访谈》专访过的权威教授,用如此下流的语言侮辱他最引以为豪的女儿。


另一方面,陶宏开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称陈岚为“流氓”、“垃圾”,并说“她是在利用我炒作她自己”。陶宏开的助手何维玉则在博客中称陈岚为“狗屎堆”、“神经病”、“半大妖婆”、“娼妓”、“乌龟王八蛋”……


而我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开始写这篇文章的。


请不要误会,我没有什么特别。在包括姚明、奥运火炬手金晶、体操世界冠军李小鹏、奥巴马的高级顾问凯文·韦巴赫,以及众多名人和成功人士在内的《魔兽世界》全球1200多万注册用户中,我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80后”玩家。


这篇文章不是写给广大游戏玩家的,我知道你们对陶宏开的态度,你们想说的话一定比我还多,网上声援陈岚的文章已经铺天盖地。但我并不支持意气用事的行为。相反,如果你是未成年人,我建议你反省一下自己,就像父母也需要反省他们自己一样,在爱心的旗帜下,没有人是绝对、永远正确的。


这篇文章也不是写给陶宏开的信徒们的,你们已经被洗脑了,你们的理论和逻辑已经自成体系,不是说一两句话、写篇文章、开个研讨会就能改变的。你们的固执与攻击性,已经开始对这个社会造成危害了。


我只是想,作为一个从小就非常喜爱游戏的年轻人,一个青春期时代同样令父母头疼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和现在的未成年人家长交流一下我的看法。


并且,我会用自己浅薄的知识,认真分析陶宏开教授所提出的理论。毕竟,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有爱心、有办法的人,而不是一些打着“爱心”旗号,却别有用心的人。


我们先把问题晒出来吧!


二 “网瘾问题”到底是个什么问题?


在陶宏开教授,以及其它一些“专家”,如山东临沂的%*%#@*!副院长、北京的陶然教授等看来,所谓“网瘾问题”;,是个庞大的课题。


首先,人数就很多,如陶宏开教授、陶然教授所说,“全中国有1700万网瘾青少年”。虽然,我无法确认这么大个数字到底是经过怎样科学、严谨的计算才得出来的。反正他们现在逢人就说17000000,壹仟柒佰萬,总之多到足以毁灭祖国的下一代就是了。


其次,“网瘾问题”涉及范围很广。从陶宏开教授的观点,以及一些媒体的报道中,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道德问题,比如软件厂商为牟取巨额暴利,不去开发办公、学习软件,却搞游戏软件来赚昧心钱;


二,企业监管问题,比如游戏厂商千方百计骗取主管部门信任,把能通过审查的东西提交上去。却背地里搞暗箱操作,把不健康的内容偷偷加到游戏里;


三,政府体制改革问题,比如政府多头监管,导致执行不力,放任不良网游存在;


四,政府腐败问题,比如某些网吧与部分官员官商勾结,目无法纪,放任未成年人入内;


五,和平演变问题,某某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研制出网游,搞出网瘾来毁灭中国下一代。


等等等等。


好生复杂!


是啊,企业都黑了心了,政府也不作为了,帝国主义还在远方奸笑着……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办呀?


如果您打心眼里认同上面的话,并一直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教育孩子,那么我替您的孩子感到遗憾。因为他们的运气不好,遇到了经常表达不满的父母。


诚然,社会中有很多事情都并不令人满意,除了上面那些,还有就业、治安、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您有不满的情绪,这很正常。


然而,如果您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经常对孩子传达负面感受,我建议您还是先反思一下自己:这种消极灌输,是不是已经影响到了孩子?总是表达出不满的父母,很容易养育出不积极的孩子,不积极的孩子就喜欢向虚拟世界逃避。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内心消极的父母所养育出的孩子,很容易迷恋游戏中不能自拔。原因很简单:游戏里的世界比父母潜移默化中传达给他的那个世界,看起来美好得多。


那么,上面所说的那些问题,无良厂商也好,官商勾结也罢,是不是存在呢?


它们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可能问题比上面列举的更多、更复杂。但这,和您家孩子的教育没有关系。


有些家长说:“如果没有网游,孩子就可以好好学习了,不学习时也能去做做家务”。其实,这实在是个一厢情愿的想法。


在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上世纪90年代,是没有现在这种网络游戏的。那个时候,中小学生,尤其是男生,喜欢去大型游戏机厅玩“街霸”、“拳皇”、“跳舞机”什么的,很多孩子迷恋于此,影响了学业,耽误了前途。


2000年5月9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题目叫《电脑游戏是瞄准青少年的“电子海洛因”》。那篇报道引起了政府的重视,直接引发了全国游戏行业的大整顿,几万家大型游戏机厅顷刻间灰飞烟灭,一个行业在中国就此不复存在。说实话,陶教授等人的杀伤力比这可差远了。


但问题解决了吗?没有。游戏机厅刚刚被铲除,2001年,一款叫《传奇》的网络游戏迅速红遍全国,网络游戏登上历史舞台,和游戏厅的时代几乎实现了完美的无缝对接。


事实上,由韩国一个三流游戏厂商制作的《传奇》,并不是一个多么优秀、好玩的游戏,内容单调,造型粗糙,甚至可以说有些枯燥和乏味。《传奇》也并不是第一款网络游戏,可为什么它火了呢?不仅如此,网吧,这个在几年前一直默默无闻的小行业,也随着《传奇》火了,并且一直火到了今天,成为众多家长的心腹大患。


《传奇》和网吧火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互联网的普及、游戏公司的策略等等。但不可忽略的事实是:“拳皇”没了,《传奇》火了;游戏机厅没了,网吧火了。


所谓“网瘾问题”,不过是千百年来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延续而已,并非什么21世纪的新鲜产物。


自古以来,无论任何时代,都有孩子因为迷恋各种东西而影响学业、耽误前途。在我国古代,曾将围棋称为“木野狐”,因为孩子就像被野狐狸勾走了魂魄一样,迷恋下棋,不读书,脑子很好用,就是中不了科举。在刚刚有电视的时代,上世纪80年代,做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看电视成瘾,孩子盯上电视就跟中了定身术一样,怎么叫都叫不动。让他回屋学习去,他装作上厕所,从厕所门缝里偷偷看,完全着魔了一样。


1988年10月,动画片《变形金刚》开始在我国电视台放映。1989年2月,《人民日报》就刊登了新华社的报道《20位人大常委建议停播变形金刚》。报道说:“这些委员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上发言,认为《变形金刚》的思想内容荒谬,主要是宣传好战,对下一代有毒害作用。……一套变形金刚(玩具)价格高达上千元,每一个玩具也要数十元到上百元,给许多家庭造成经济负担。”


现在呢?陶宏开教授说,“电影、电视什么都是正常的娱乐,因为它们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这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放在十几、二十几年前,不知有多少家长会因为这句话把他老人家往死里骂。


您的孩子沉迷于某样事物,变得不听话,并且耽误学习,这固然会令您感到困惑、甚至束手无策,但其实,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比您大10多岁的父母也曾遇到过这类问题,大100多岁的父母也是一样,您遇到的问题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网络游戏也并不特殊,它不过是在这个时代里,继承了围棋、空竹、拉洋片、“靡靡之音”、电视机、变形金刚、大型游戏机,是孩子能接触到的最好玩的东西而已。


所以,当孩子沉溺于网游时,请把心态放平和,因为这是您、您爱人和您孩子之间,针对“学”和“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仅此而已。这个问题既然是在您家里产生的,请相信它在您家里就能得到解决。古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号称能断1700万家务事的所谓“专家”,会是真的吗?


三 孩子到底着了什么魔?


很多家长眼下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孩子无论如何都不会离开他正在玩的游戏。而一旦采取强制措施,孩子就可能逃到网吧里去,连家都不回了。没钱上网的时候甚至会犯罪。


这听上去确实令人感到惊愕。作为家长,恨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孩子了,那游戏怎么就能比家里更吸引孩子呢?只有一种解释:孩子这是着魔了,一定是游戏里那些打打杀杀搞的,要不然就是色情,总之一定是游戏的错!


持有这种观点的家长很多,所以我必须先澄清一个问题,不说清楚的话,后面的事情很难讲明白。


要澄清的内容是:在目前主流的网络游戏,如《魔兽世界》、《劲舞团》中,并不存在暴力、色情、赌博的因素。玩游戏的人不可能在这些游戏里看到LT的角色,也不存在模拟赌场等任何含有赌博性质的程序。有关这一点,您可以向单位里或者邻居家的年轻人求证。打小怪兽的场面是有的,但那个场面绝不会比您家楼下菜市场王屠户切大肉更血腥。


但眼下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和家比起来,孩子确实更喜欢游戏了。如果不是孩子着魔了,又是因为什么呢?


原因也并不复杂,是因为孩子在家感觉到不舒服了,并且是很不舒服很不舒服,不舒服到他宁可去一个脏兮兮的地方玩电脑,也不愿意回来了。有游戏厅的时候是游戏厅,有网吧的时候是网吧,没有网吧了还会去别的什么地方,比如台球厅(男生)或者酒吧(女生)。


而这个让孩子“很不舒服很不舒服”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


比如说,您要求孩子“听话”,并且经常责备他不如小的时候听话。这种责备在您看来似乎无可厚非,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让他听我的话?但对孩子来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


人成长到青春期,必然会开始叛逆,回避不掉的。这个时候,孩子会经历一个阶段,在心理学被称为“心理断奶”,通过心理上脱离对父母的依赖,成长出独立的人格来,完成从孩子到大人的过渡。孩子的叛逆和不听话,实质上是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这个过程是长大成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经历。如果没有完整经历这个过程,孩子在成人之后会出现非常多的心理问题,足以影响他的交友、工作、婚姻和将来的发展。


作为父母,对待孩子的青春期叛逆,不能横加指责、时常干涉,也不可完全放任不管,需要在关键的时候加以关键的引导。青春期过后,孩子自然会成长为一个自信、孝顺,令人尊敬的成年人。


而如果父母经常要求孩子“听话”,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那么,不论您的要求听起来多么合理、多么正确,孩子都只会把它当做压缩自己独立空间的压力,从而拒绝、逃避掉。


按照心理学家的研究,青春期孩子逃避家庭之后的第一目的地并不是网吧、台球厅等娱乐场所,而是学校。但眼下,学校除了要求学生用功读书外,很少会提供足够的课余空间,如自习室、活动室或图书馆,操场又太挤。孩子在学校也找不到独立空间,他只好逃到网络里去。


网络上有他的空间,也有他的朋友,他可以自由安排他在网络里的一切。如果您偏执地禁止他接触网络,他就会彻底失去“来之不易”的独立空间,失去朋友,失去自己能安排的一切。他就会感到绝望,甚至跟您拼命。无数惨剧就是这么发生的。


心理学有一句名言,叫“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当您一味要求孩子听话,甚至要求孩子把隐私不加保留地告诉您时,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爱”无关了吗?您意识到那是一种会伤害到孩子的控制欲,是一种自私了吗?


在很多未成年人杀害父母的案例中,被害的家长并不是犯了多大的错误,在旁人看来也大都是老实巴交的人。但他们要么就是从不跟孩子讲道理,要么就是太喜欢给孩子灌输道理,目的都是一味让孩子听话,听话,再听话,从而引发了孩子的仇恨,最终酿成惨剧。


孩子犯罪后,人们说:看,就是因为他打网游才跟父母吵架的吧!一切责任就都又推给网游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叛逆的孩子通常生命力旺盛,但如果孩子真的一直都特别听话,反而可能潜伏着更大的隐患。因为“过分听话”违背了人的天性。太乖的孩子,有一部分会演变为抑郁症,另一些则不同,一旦发现了自己可以独立支配的空间,他们往往会比一般的孩子更加投入,更加痴迷,更加叛逆。有些家庭的女儿,小时候特别乖特别淑女,长大后忽然变得特别轻浮,判若两人。因为对她们来说,男人的床也是一个完全不受父母支配的独立空间。


说到底,在上网成瘾这件事上,孩子到底是着了谁的魔呢?是虚拟世界的魔法?还是父母不正当教育带来的心魔呢?


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吧?


四 家庭教育无小事


前面提到了两件小事,一件是经常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另一件是强迫孩子听话。这两种行为的任何一种,只要父母经常做,积累下来,都会令孩子产生“逃避家庭”的想法。在逃避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去网吧,并沉迷其中。


早有心理学家警告说:家庭教育无小事。父母任何细小的错误,只要长年累月持续下去,都一定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还有什么样的行为会引发孩子逃到网吧去呢?


在我看来,大致有七种行为,会造成孩子对待游戏的热情超过对待家庭。


先声明一下,我是学文科出身的,并非心理学专家(这点上,陶宏开教授和我是一样的,他是学历史出身的)。我只是根据自己平时的一些心得体会,加以总结,在这里写出来,和各位父母分享。您如果觉得还有些道理,我自然会很高兴,预祝您和孩子能顺利成为朋友;如果您觉得某些地方不太同意,欢迎探讨;如果您想骂我,那也是您自己的事情,反正有陶宏开教授、杨永信教授等人的大脸挡在前面,您就是把自己骂成高血压,我也注意不到。


还是说这七种行为吧。这些行为,有一半看起来都不是什么要命的问题,但事实上,它们都非常要命。因为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共同的结果:让孩子觉得家里没有安全感。


是的,“家里没有安全感”。这几乎是所有流连于网吧的孩子们的共同感受。


安全感,是一个人毕生追求的心灵寄托。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可怜的;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的父母,是可悲的。


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事情。和游戏无关,和网吧无关,和那些有钱的有权的人统统都无关。


有人说,这样的父母不可悲,是罪恶的。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毕竟,爱是没有错的,只是用错了方法,却亲手把孩子推到自己的对立面,这不可悲吗?


第一种错误的行为,是“在孩子面前经常表达对社会不满”,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


第二种行为,是“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个前面也说过了。


下面说说第三种。


在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撰写的《父母手记:教育好孩子的101种方法》这本书中,描写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心理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
夫人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完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了?夫人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你嫌他笨手笨脚了,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夫人问,以后我该怎么办?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当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做父母看到这个案例,恐怕难免会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吧?


那位夫人的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包办型溺爱”,也就是我要说的这第三种行为。


有些父母不鼓励、甚至不喜欢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父母来包办一切,以显示自己对孩子的爱。但事实上,这种“爱”很少是无私的,为孩子包办一切的父母,往往一定会对孩子提一个要求: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看起来也比较公平。实际上,这种“包办型溺爱”蕴含着极大的危险。


一个从来不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他在潜意识里会产生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因为他只能依靠别人的评价来认知自我。如果离开了他人的评价,他就不能正常的判断自己。所以,一旦无法从真实的环境中获得好评价,比如没有给父母带回好成绩而受到批评,他就会焦虑,会不知所措,会失去自我,失去安全感。他就很可能逃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去,因为在那里,他很容易得到夸奖。


“凡事被包办”,是可能让孩子逃进网络的第三个家庭原因。


第四种行为,是“棍棒教育”。


在今天,虽然社会舆论已经旗帜鲜明地反对家庭暴力,但有些父母依然在用原始、严酷的方式对待孩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出人才。他们会轻易举出历史上的某些名人,小时候都是被父母严厉教育,才最终成才的。


被呵斥、殴打教训大的孩子沉迷网游的原因,看起来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迫不及待地需要宣泄自己的情绪。


陶宏开教授说,“网络游戏想杀谁就杀谁,想怎么杀就怎么杀”。可以随意使用暴力的网络游戏,给这些棍棒下长大的孩子提供了宣泄的平台。所以,他们会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然而,我认为,不是的。


前面说了,网络游戏的暴力程度是非常低的。在如今最流行的几款游戏中,“想杀谁就杀谁,想怎么杀就怎么杀”的举动是不可能存在的,好游戏都有着非常严谨的平衡性,任何人都不可能在设定好的程序里为所欲为。在游戏里,“随意使用暴力”等同于“找死”。


这些孩子沉迷网游的原因,恰恰是游戏中没有那么多棍棒,却有蓝天白云,以及无条件倾听他们倾诉的网友。仅此而已。


第五种行为,是“挑刺教育”。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因为它比较隐性。


很多事情,孩子明明做得很好,却从得不到正面的表扬,父母往往会说“嗯,还是不够好,如果怎样怎样就更好了”,或者“你看,这不是挺好吗?以前要是也这么做多好啊”。


这样的父母目前有很多,而且问题在于,他们根本不把这当做问题,甚至被指出来的时候,依旧觉得理所当然。“我说他是为了让他更好”、“不能轻易让孩子飘飘然”等都是父母的理由。这样的父母也经常自诩自己很懂教育。


但反过来说,您希望有人也这样对待您吗?您不觉得烦吗?在家庭教育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条根本法则。在对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请先想一想,自己是否受得了别人这样对待,如果自己都受不了,怎能忍心强加在孩子身上呢?


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很容易到网络里去寻找正面的表扬。况且,就算孩子不上网了,父母还会说孩子学习不够好。学习好了,会说交的朋友不够好。朋友没什么问题了,还会说工作不够好,恋人不够好……总之,孩子永远都有问题。


有心理学家说,喜欢给孩子挑问题的父母,实际上是害怕子女独立后与自己分离的焦虑心理。这种心理的根源在于夫妻关系不好,生活太无聊。我不知道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我只是觉得,如果一个孩子从来没得到过正面的夸奖,您不觉得他很可怜吗?更何况是自己的孩子呢?


还有,“比较”也是一种挑刺。用得比较多的句式是“你看谁谁家的孩子多懂事,再看看你……”、“你看谁谁考上哪个重点学校了……”、“你再不用功,可就跟谁谁(反面典型)一样,到时候谁也帮不了你!”这些话会都让孩子产生“父母不再喜欢自己”的感觉,从而产生不安全感。


第六种行为,是“夫妻关系紧张”。


这也很容易理解,夫妻经常吵架、或者夫妻间冷冰冰的家庭,是不可能带给孩子安全感的。无数问题少年都出自单亲家庭,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在网吧出现之前,单亲孩子的犯罪率就居高不下。有了网吧之后,有人说网吧牵制住了这些孩子,让他们无心犯罪;也有人说,没钱上网恰恰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动机之一。但无论如何,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需要被关注的群体,跟网吧没有直接的关系。


也有很多虽没有离婚,实质上已经没有夫妻感情的父母,为了孩子依旧维系着家庭表面的稳定。这样的行为看起来似乎很伟大,但却已经将孩子无辜地扯了进来,孩子会觉得自己莫名其妙就担负了过于重大的压力(父母永远是人天然的、最大的压力来源之一),当不堪重负时,就可能选择逃避。


还有一些父母,随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或者现实的利益而维持着貌合神离的家庭。对于这样的父母,请您不要把孩子扯进来,也别把孩子当傻子。当您如此明目张胆地扯谎,并把孩子也扯进来时,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孩子对您的尊重。


经常不满、强迫听话、凡事包办、棍棒教育、挑刺教育、夫妻不和,是父母令孩子对家庭产生不安全感,从而逃离家庭,沉溺于网络的六种行为。还有最后一种行为,是我着重要说的。


之所以要着重说,是因为,和前面六种行为比起来,这种行为实在是太普遍。而且,陶宏开教授、杨永信主任等都称自己是“戒网瘾专家”;,他们既是专家,肯定也知道这种行为的普遍危害性。把所谓“网瘾”从家庭教育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的关键,恰恰就是这种行为。


但是,他们说了那么多,唯独就这个事情,最关键的事情,顾左右而言他。


我也不知道他们这是为什么。


五 谁在焦虑?


我们的国家,在成长的道路上,前途是光明的,走过的道路是曲折的。


现在的中国,和上世纪60、70年代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谓日新月异。


但是,作为个人,有的时候,却很难用同样的速度,和国家、和社会一起成长。


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前有上级领导的改革,后有新生代在拼命追赶,下岗的困苦,股市的起伏……从“听毛主席的话”的时代,一脚踏进入如此惨烈的世界性竞争中,不适应,就要被淘汰。怎么办?


受教育的时候,赶上文化大革命,社会给每个人提供的机遇那么少。现在的能力比起年轻人来肯定是不行。新的机遇?就是有,恐怕自己也抓不住了了。


想想自己这辈子基本就这样了,真是从心底里有一种无奈,这种无奈让人很焦虑。


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了,要不还能怎么办呢?


对,要是孩子出息了,自己的那些遗憾还算个啥啊。


可是也不容易啊。现在给年轻人的机会虽然多了,但你看看满马路都是大学生,要是孩子连个大学都考不上……真是连想都不敢想!


得读书啊!当年我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可那是有客观原因的,没法子。现在孩子要是再输给别人,可就是当父母的罪过了。


孩子啊,你在干什么哪?哎呀,还在戴着耳机听歌,你听的那些玩意儿多闹腾啊。别听了,你看爸爸妈妈多担心你的前途啊,把那耳机子拿下来,去看会儿书吧,做做题也行。去吧。


学累了吧?来吃饭。你别嫌爸妈唠叨,爸妈都是为了你好啊。多吃点儿,吃完有劲了接着去学习。什么?要和同学去游乐场?我说你这孩子怎么就不知道着急呢?你看看你上次考试才多点儿分?全班第几?第二十一名,你就没点儿想法?还想着去玩!约好了?约好了也不行!他们都好好学,就撺掇你玩?我跟你说孩子,让他们玩去,咱好好学,今天就比他们多学了一点儿。积少成多,下次准能比他们考得好!哎你别走啊!干嘛去!跟什么同学去游乐场?男的女的?你给我回来……


居然饭都不吃就跑了!这孩子怎么就不懂事儿呢!天天就不知道跟什么人在网上叽叽咕咕,也不知鼓弄些啥。一定是在那上面学坏的!


就这个成绩,以后考不上本科,可怎么办?我都急成这样了,这孩子怎么就不知愁呢?


回来得好好说道说道。


学校也不好好教,一开家长会就谈什么“素质教育”。社会竞争这么激烈,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素质”了半天,不还是高考一张卷子定终身吗?搞素质教育你倒是先把高考停了啊?还搞,搞个屁。


还得自己家里抓紧才行啊!


耳机子不能再听了,闹哄哄的本来就讨厌。游乐场什么的今天这是最后一回,以后想呼吸新鲜空气就早晨起来跑步去。网更得掐了,对着个屏幕一会儿笑一会儿闹的,早晚得成神经病。


就这么着吧。


……


嗯,先就这么着吧。我知道,站在这位家长的角度,他(她)的想法大概比这要还多许多,但限于篇幅,只能先“转达”这么多了。


继续前面的话题,“七种让孩子失去安全感的行为”。


第七种行为,叫做“焦虑转移”。


家长把自己的焦虑心理,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导致孩子产生二次焦虑,承受着过重的心理负担。这种情况日复一日持续下去,孩子最终产生逃离家庭的想法。


为什么要孩子上大学?为什么孩子一定要成为“人上人”?为什么一看见孩子玩,心里就不由自主地纠结成一团?


担心孩子的未来,这是肯定的。但是,仅仅是担心“孩子”的未来吗?您的担心中,是否还包含了另一层含义呢?


“孩子要是上不了大学,没出息,我内心的遗憾就永远无法被抚平了。”


您有没有这样想过呢?


想过,当然想过,这也有错吗?


没有错,在这件事上,您当然没有错。这是天下父母都会理解的事情。


但是,这种期望,如果和其他一些行为同时发生,问题就比较大了。


而那些行为,大家通常不怎么注意到。


比如说,在要求孩子进步、进步、再进步的时候,您除了给孩子做饭、照顾他生活、敦促他学习之外,自己有没有看看书,补充一下自己的知识呢?


比如说,您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包括年级排名,一直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但对于自己的工作,您也是按照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吗?


比如说,您自己是不是也喜欢玩一些什么呢?比如麻将、古董、钓鱼、摄影、唱歌,等等。


还记得吗?有一句古话,前面已经出现过一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家庭教育的一条底线。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您这样做下去,孩子怎么可能会感激、理解您呢?


如果孩子不把您当做“自己人”了,您怎么指望孩子去理解,并完成您未竟的梦想?


家长感到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个人原因。自己的能力、机遇等在社会处于弱势,不容易适应社会,觉得力不从心。


二,社会原因。社会保障和终身教育机制不够健全的现状,在社会中缺乏安全感。


这两个都是客观原因。


这真的是一个悲剧。父母的焦虑,看来实在是个难以避免的事情。


但另一方面,还是有很多父母,虽然自己并不一定有什么社会地位,也不一定富裕,但他们的孩子都成长得也很不错,很出息。


可见,还是有一些主观原因存在的。事实上,这些原因,恰恰是很多父母平时挂在嘴边上的话:


“不思进取,不用功,不刻苦。”您是这么看待孩子的,孩子也是这么看待您的。


“就算跟不上,也要学。学不好是一回事,学不学是另一回事。”您是这么要求孩子的,孩子也是这么要求您的。


“我就是这样了,学不出来了,没办法了。”在您看来,孩子这么说,是破罐破摔。在孩子看来,您这样说,同样也是破罐破摔。


对孩子的成长提出严格要求的您,为什么自己要拒绝成长呢?


如果不能做孩子的榜样,您有什么资格让孩子继承您的梦想呢?


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最终结果只可能有一个:您的期望没有结果,而孩子则被%!!*病来。


当发现孩子并没有给家长带回期望,却染上了毛病时,很多家长发出的第一声感慨都是:


“天塌了!”


但您知道吗?这都是您逼出来的。您已经亲手把孩子的天给捅出不知多少个窟窿了。


可悲吗?可悲。


值得同情吗?值得吧。


但是,这是谁的错呢?


是国家吗?是社会吗?是网络游戏吗?


和它们都没有关系吧!


家庭,是一个系统。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时时刻刻都在互相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问题,必然能从家长身上找到原因,家长的问题,必然会折射到孩子的身上。


这些都不是空话,对吗?


同样,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孩子的问题来源于家长,那么,如果父母的问题得以解决,孩子的问题是不是就能随之解决了呢?


全世界所有正规的心理学从业者都会告诉您:


是的。


六 想解决问题,该怎么办?


这篇文章已经写了一万多字,一半以上都在数落如今家长们的种种不是。说实话,做这种事,我心里很不舒服。


9个月前,曾经在某著名杂志揭露杨永信骗局的一位记者问我:“戒网瘾”中心里发生的事固然荒唐,但在批判他们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不经意地遮盖了父母与子女的矛盾,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失望和痛苦?


这个问题曾让我一时语塞。


很多人在网上说:那些网瘾孩子的家长,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有问题的,他们的教育方式是错的,是必须改正的,是该被谴责的。甚至说:他们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每看到这种话,我都会觉得挺别扭。透过字面表达的情绪,我感受到:在一只脚已经跨过30岁门槛的“80后”中,很多人直到今天,都不能对自己青春期时父母的行为释怀。所以,当新一代青春期少年遭受同样的命运时,他们会把积压了十几年的怒火释放到今天的家长身上。


我理解他们。但同时,那些话我却没说过。


不是因为理解,也谈不上同情,而是我说不出口。


因为我会问自己:如果有人对我的父母说这样的话,我的父母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想想就会心疼。


是的,我对我的父母没有什么怨念。


说实话,人非圣贤,我的父母也并非每件事都得正确,有时也会或多或少为我带来伤害。所以,我也曾经有过令他们头疼,甚至绝望的行为。那些行为,和前一段时间被某“戒网瘾中心”教官打死的邓森山的行为比起来,要严重得多。


1999年的一个晚上,高中一年级的我,跟父母吵架后摔门而去,离家出走。后来发现实在是找不到能睡觉的地方(游戏厅是可以睡觉的,但我怕不安全),我又在凌晨两点硬着头皮回到了家。在小区的门口,我看到了寻找我一天的、疲惫的父母。我咬咬牙,准备“迎接”母亲的哭骂,和父亲的皮带。


结果,那天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责备,甚至没有盘问和说教,母亲默默地为我做了顿夜宵,我吃了后就去睡觉了。第二天,母亲上街购物,给喜欢足球的我买了一套曼联队的足球运动服。


两年后,我考上了自己最喜欢的大学和最喜欢的专业。后来,我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再后来,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恋人。至于那个晚上的事情,谁也没再提起过,就像没发生过一样。现在看到新闻上说“谁谁离家出走”时,我甚至想不起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唯一清楚记得的,是我初中时喜欢拜仁慕尼黑队,高中时却变成了曼联队的球迷。


直到十年后,最近,在异国他乡的夜空下,我无意中想起了那个晚上,才猛然意识到: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父母变了,我的生活也变了。而在这十年里,我甚至没有意识到都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仿佛高中、大学、工作、恋爱、留学……一切顺理成章地就过来了。


想到这里,泪水忽然夺眶而出。那种幼儿时期觉得父母“伟大”的感觉,一下子又回到了我的心里,让我感激涕零。


因为,十年前那个晚上,父母在找不到我的时候,在绝望的边缘,在他们觉得天要塌下来的瞬间,他们没有仅仅抱怨我的不懂事,更没有去想社会上的什么东西教坏了我,而是反省了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并且,这十年来,他们从没有跟我提到过,当时他们是怎么转变的,这种转变是不是很伟大,等等。


所以我觉得,他们真的很伟大。


正因如此,在“网瘾”话题如此火热的今天,我不急于站在玩家的角度主张自己的权利,却想跟所有处于焦虑、无奈中的家长们说说话。


我想对您说:孩子的问题,是您家里的问题,请您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家里的问题。


我还想对您说:改变一下自己,孩子也会觉得您很伟大的。


那么,您需要做出怎样的改变呢?上面列出了七种不好的行为,照着去改就行了吗?


我觉得不用,不需要那么教条主义。


由简单到困难,我建议您做下面三件事情,您家里的情况就会好转起来。


第一,最简单的事情,请把您的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请考虑他(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感受,并还给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自由。


当然,所谓“自由”并不是指放纵。不能完全不管,但管多了又会出问题。在青春期孩子眼中,所有妨碍自己独立的人都会被判定为“敌人”。怎么把握这个度呢?


我的建议是这样的:您和孩子一起制订规则,这些规则的内容是一些真正的底线行为,比如“彻夜不归”、“赌博”、“吸烟”、“交道德不好的朋友”等。但总条款不得超过10条,因为一个正常人没有那么多行为底线。之后,请您严格把住底线,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越界”。而规则以外的事情,如果孩子没有找您求助,请不要过问,有些事情就算看起来再奇怪,也都是他的自由。也请您千万不要擅自打开他的书包、抽屉、日记本等物品,那是一个人是否有私人空间的象征,也是您和孩子之间十万伏特的高压线。


心理学有句名言:“没有秘密的孩子,永远不能长大。”这是青春期教育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二,不要把学校和社会的规则带回家。


家,是交流情感的地方,不是解决外面问题的地方。学校、社会有越多的问题,您越有必要把它们挡在家门外面,因为这里是您、您爱人和您孩子的避风港,全家人都需要在这里恢复元气,然后继续外出打拼。


所以,不要因为孩子学习的成绩好坏而予以特别的奖惩。“父母对我的爱,和我的成绩成正比”是现在非常多孩子的共识,这些孩子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不好的,他们却都会这样想。这种倾向很危险,如果孩子心中形成“弱者没资格得到爱”的意识,他们长大之后就可能会冷酷无情地对待身边的一切,包括自己的配偶和孩子,也包括您。这样的人虽然有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绩,却很容易摧毁自己未来的小家庭,也会威胁到您的晚年幸福。


同时,我建议您和您的爱人也尽可能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自己工作上的问题。那些问题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焦虑情绪,日复一日,会影响到他健康人格的形成。


第三,请把您的爱人当作您心目中最重要的人。这是我认为三件事中最难做到的,也是最关键的一件事。


人这一生,最亲密的陪伴角色有三个:父母、配偶和子女。在这三个角色中,唯一能陪自己走完人生的角色,不是父母,也不是子女。


父母生养我们,给我们爱,教我们说话、做人、做事。当我们长大后,他们把我们送出家门,送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去。


孩子,被我们生养,被我们爱,我们教他们说话、做人、做事。当他们长大后,我们也要把他们送出家门,送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去。


只有配偶,是陪我们走完一生的人。这个人了解我们所有的优缺点,知晓我们最多的秘密。这个人和我们没有血缘,却是真正陪伴我们走到底的人。


“爱”是家庭中一件极端重要的事情,而“分离”,则是和“爱”同等重要的另一件事情。


健康的家庭,必然充满着爱的氛围,也懂得接受分离的到来。


不能承受分离的爱,要么是脆弱的,要么是畸形的。恋母情结、恋子情结、糟糕的婆媳关系或姑丈关系,等等,都源自不能承受分离的家庭。


想要父母快乐,想要子女幸福,您必须明白:


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


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生活资源给父母和孩子,但一定要时刻记得,爱人才是自己最重要的心灵寄托。


所以,如果您和爱人的感情不好,无论发生过什么,为了全家人的幸福,请和您的爱人冰释前嫌,破镜重圆。


如果您的家庭已经破碎,您一时也没有组建新家的计划。为了让孩子不受到更大的影响,请您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自己的事情上,比如工作,或者学习充电,让自己有所寄托,有所成长。


总而言之,如果是为了孩子好,就请不要把孩子当作您生命的全部。如果您这样做,什么“棍棒教育”、“挑刺教育”、“凡事包办”之类的问题,自然而然也就不会存在了。


给孩子以安全感,让孩子能够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在家里感到安定的孩子,也自然不会再流连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我对您提的建议就先说到这里。因为一直在聊家庭教育的事情,有一位老先生已经被们晾在一边很久了,似乎有些失礼。还是再次隆重请出这位老先生吧!他就是:著名美籍华人、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自称“中国戒网瘾第一人”的陶宏开先生。


如果您还有兴趣,后面的文章我会探讨一下陶宏开教授的理论,只是内容可能会比较枯燥。如果您没有兴趣看,也请不用客气,咱们就先聊到这儿吧,祝您和孩子能早日达成相互谅解,全家人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下面的内容,是写给对所谓“戒网瘾专家”还抱有幻想的那部分家长朋友的。您可能在电视上见过陶宏开教授,甚至亲临现场听过他的讲座。陶教授的话听起来通俗易懂,头头是道,他也反对用暴力方式对待“网瘾少年”,甚至还会同意和“清醒的”游戏玩家坐在一起探讨。但在我看来,和主张用殴打、电休克、脑部切除手术等耸人听闻的手段解除“网瘾问题”的“同行”比起来,循循善诱的陶宏开教授,却可能是最需要人们去提防的一个人。


七 陶宏开是怎么说的?


陶宏开教授在节目中发飙、骂人,我们姑且把这当作偶发现象。事后接受采访时继续骂人,我们姑且也把这当做偶发现象。毕竟,如此有辱斯文的行为,是配不上“拯救1700万网瘾家庭的救星”这样一个光辉的教授形象的。


陶教授从事“拯救网瘾家庭”的“义务”;事业已经五年零九个月了,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戒网瘾”理论。陶教授还拥有数百名忠实的拥趸,他们到全国各地参加录制和陶教授有关节目,并每次都以“现场观众”的身份发言。


陶宏开教授的理论简单概括起来有七个重点,可以说是“网瘾七宗罪”:


一,“网瘾”是心理问题,不是精神疾病;


二,“网瘾”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的“网瘾问题”之重为世界罕见;


四,不同的社会诱因,会导致&ldquo;问题少年”犯不同的错误。有的吸毒,有的抢劫,有的就去玩网游;


五,**情、赌博、暴力在不良网络游戏中普遍存在;


六,“不良网游”有三个特点,诱惑玩家深陷圈套;


七,“网瘾”肯定是存在的,要不然我们怎么会探讨网瘾的问题呢?


我,一个和陶宏开教授一样学文科出身的心理学外行,将抱着严谨、科学、尊重事实和着眼现状的心态,仔细地分析上面这些理论。毕竟,在青春期教育这件事情上,任何一点理论偏差,都可能给一代甚至几代人造成恶劣的影响。


先说第一个理论:“网瘾”是心理问题还是精神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副主任陶然、山东临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永信等人都认为,“网瘾问题”是精神病问题,必须通过医学手段(包括住院观察、电休克、喝中药等)才能得以矫正。


而陶宏开教授则认为,“网瘾问题”是心理学问题,可以通过谈话、搞夏令营等方法解决。


与杨永信等人相比,陶宏开教授的“网瘾观”看起来是比较温和的。


就“网瘾到底是心理问题还是精神疾病”的问题,陶宏开教授和陶然教授曾在电视节目中公开辩论。而就在几天前的2010年1月25日,YYX主任在自己的博客中发布消息,称陶宏开“究其本质不过一江湖骗子,泼皮无赖”。


看起来,作为同行,“精神疾病派”和“心理问题派”的关系是不太友好的。


其实,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有些以偏概全。


但凡有点人体内分泌常识的人就知道,人在获得良性信息的时候,大脑会分泌一种叫“胺多酚”的酶,这种酶会促成另一种化学物质“多巴胺”的形成。多巴胺会让人产生快乐感、满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会有心情舒畅、愉悦等感受,从生理上来说,都是多巴胺作用于脑部的结果。亲友的拥抱、取得好成绩、拿奖金、游戏获胜等事情都会让我们的身体产生这种多巴胺。


当孩子在家里得不到安全感时,他的大脑就会去别的地方寻求多巴胺,孩子就可能沉迷于网络世界。一般来说,当家庭重新可以给孩子安全感时,孩子就不再需要去别的地方寻找多巴胺,所谓“网瘾”也就自然而然地解除了。这样说,外行也能看出来,这是心理学范畴的事情。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在心理出逃的过程中,因各种意外导致了多巴胺的分泌紊乱,甚至造成病变,这样就需要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了。而且,强迫症、抑郁症、妄想症、精神分裂症等本身就是青少年中高发的精神疾病,患者玩网络游戏的后果到底会怎样,也是精神病学方面需要研究的课题。
也就是说,所谓“网瘾”这个事情,有可能是心理问题,也有可能是精神问题。当然,更可能什么都不是,只是贪玩而已。因人而异。


那么,为什么陶宏开教授要旗帜鲜明地说“网瘾是个心理学问题”呢?


有观点认为,陶宏开之所以与杨永信、陶然等人划清界限,是因为他本人并不具备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专业资质。“网瘾”一旦被划入精神疾病范畴,陶宏开就失去了从事“与网瘾战斗到底”的资格。他之所以呼吁将“网瘾问题”划归到心理学范畴中,是因为我国在心理辅导资质方面的相关法规还不够健全。


在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有这样一句话:


“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当然,这种“阴谋论”的观点,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我们姑且把它当作是胡说八道。


陶宏开教授的第二个理论:网络游戏是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陶教授经常引用的数据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07年青少年犯罪率是70%。根据公安部的统计,网瘾患者中80%是网络游戏成瘾。”。


就此,我查阅了2008年第3期的《中*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报中说:“2007年的青少年犯罪人数是316397人,占所有刑事案件被告人的33.9%”。


而公安部的数据则是这样的: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称,根据公安机关的初步统计,被抓获的青少年罪犯当中,有近80%的人曾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这个采访的时间是2007年4月20日。


陶教授所说高达70%的青少年犯罪率是不准确的。另一个80%的数据虽准确,但数据的内容却与陶教授讲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率就一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是时代发展带来的流动人口增多、单亲家庭增多、贫富差距加大、家庭成员间沟通减少等。当然,暴力文化也是犯罪率增高的一个原因,但暴力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图文、电视和电影,网络游戏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很少,程度也很轻。


陶宏开教授的第三个主要理论是:网络成瘾是中国特色的事情。


陶教授在很多场合都曾说过:“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们都是为了工作而使用电脑,只有在中国,电脑变成了孩子们的玩具。”


陶教授进一步解释说:“计算机诞生于美国,第一批使用者都是出于工作目的才使用电脑。当他们的孩子看到父母在这样用电脑,自己也会明白,电脑是工作用的,而不是玩游戏的。而中国的父母不懂电脑,所以孩子迷恋上了游戏。”


总结发言是:“我在美国没看到什么人玩电脑,回国却发现中国的孩子们都在玩。所以,玩电脑游戏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这是家长的责任、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这个理论,听起来是很有道理的。实际上,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的。


陶宏开教授的这段理论,被某些好事者翻译成了英文,发布在了美国的论坛上。美国人看了之后都诧异得不得了,他们问:“中国人真的这样误解我们吗?”那种感觉就像中国人被问到“你怎么没有大辫子”一样。


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外国人玩不玩电脑游戏呢?


答:不光玩,而且比中国人玩得凶多了。


电脑游戏在全世界的销量是多少呢?


答:游戏机卖了十几亿台,游戏软件卖了上百亿套。


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因为中国市场盗版软件横行,所以这些数据基本没有把中国市场纳入统计范围内。


在全世界,游戏市场的主要阵地是欧美和日本。在这个行业中,如今有五家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说游戏是毒品,那么这五家公司就是五个大毒枭。


这五个“十恶不赦”的“毒枭”都是谁呢?他们的名字分别是:索尼、微软、任天堂、美国艺电、威望迪环球集团。


三个是欧美的,两个是日本的。


这样看来,全世界人民果然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


那么,表现具体是怎样的呢?


先说欧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的美国,几乎与此同时,电脑游戏就已经出现了。而其创造者,恰恰就是计算机的发明者们。就在电脑刚诞生的1947年,称为“显像管娱乐装置”的电脑游戏专利就已经被美国人提出。而在70年代,游戏机已经成为美国人圣诞节时争相选购的圣诞礼物了。


再说日本。日本的人口只有1.2亿,不到中国的一成,并且处于严重的老龄化和逆增长状态,2009年日本的25岁人口只有150万。而在这个国家,几乎每一个家庭的电视旁都摆着一台甚至好几台游戏机。也在这个国家,漫画、游戏杂志每周的发行量就超过1000万册,大约是中国的300倍。


如果游戏成瘾真的是个大问题,那么日本这个被很多国人所憎恶的蕞尔小国,恐怕早已“国破山河也不在”了吧?


最后再看看中国。我国目前最受欢迎的游戏是《魔兽世界》,是由威望迪环球集团旗下的暴雪公司制作的。这个游戏在全球的注册玩家有1200多万,其中500万来自中国大陆,余下大部分主要来自欧美和韩国。


陶宏开教授是美籍华人,可能不知道日本的事情。但是,陶教授自称当年赴美是去“学计算机”的,后来又在美国生活了半辈子,回国之后,怎么可能得出“美国人不拿电脑玩游戏”的结论呢?


还是他不愿意告诉大家这个事实呢?


第四个理论:不同的诱因,会诱使青少年犯不同的错误,有的会吸毒,有的会抢劫,有的会去玩网游。


这句话所阐述的含义,事实上隐含了一个前提,就是“玩网游和吸毒、抢劫是一类事情”。


当然,很多家长也认为,它们就是一回事儿。


我前面已经花了不少文字来解释“网游到底是什么”,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如果有家长依然坚持认为孩子“除了学习、家务和锻炼,其他都不该做”,那我除了为他的孩子叹息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


“问题少年”的出现,与围棋无关,与变形金刚无关,与网游也无关,而与家庭教育有关。先是家庭出现了问题,培养出了有问题的孩子,孩子才去做家长不期望的事情。这才是正确的逻辑。


网络上最常用的一句质疑是:“问题少年拿菜刀杀人了,我们要把菜刀也禁掉吗?”


第五,不良网络游戏中大量存在着暴力、*情、赌博内容。


有关网游是否存在暴力、*情、赌博的事情,我在前面的文字中已经澄清过了,这里同样不赘述。


有争议的地方,在于“不良”二字。


什么样的游戏是“不良”的呢?


这是陶宏开教授的第六个理论。陶教授认为,不良网络游戏有三个特点:


一,互动性。互动性的具体表现,就是“我要杀谁就杀谁,想什么时候杀就什么时候杀。”


二,无限性。可以无休止地玩下去。


三,有圈套。青少年不知不觉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看到这部分的游戏玩家们,请别笑,我知道几点这在你们看来很搞笑,但我们确实在探讨一个严肃的问题。毕竟,相信这些话的人是非常多的。


事实上,这个理论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终于提到网络游戏的内容了。


这篇文章已经劳烦各位看官花费了很长时间。但我写了这么多,洋洋洒洒将近两万字,跟游戏内容相关的,却几乎一个字也没有。


陶宏开教授等人说,网游是毒品,是青少年犯罪的跟源;玩家说,电脑游戏是人类的“第九大艺术”;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说:游戏是这个时代里孩子能接触到的最好玩的东西。


其实,这些看法,对家长说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心里想的是:


“玩是人的心理需要,孩子玩什么也不应过多干涉,我都明白。但我关心的是:玩网络游戏,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俗话说:“分,分,学生的命根”。所以,我必须重点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八 玩网络游戏的成本


首先说明一下。这个段落中出现的内容,在游戏玩家看来,就如同“米饭是米做的”一样常识。但是,还有很多家长并不明白孩子到底在玩什么,所以,我不得不写下这一章节。如果你觉得这一章实在无聊,请直接跳过去看结尾。


对于家长来说,这一个章节中可能有太多的游戏专业名词。但为了能和孩子顺利沟通,请您务必把这些名词都搞明白。如果您的孩子已满18岁或已高中毕业,那么下面的建议和您的孩子没有关系。


回到之前的那个问题:玩游戏是不是会影响孩子的成绩?


答案基本上是肯定的。会。


人的一天只有24小时,除了上课吃饭睡觉,剩下的本来就不多,再玩几个小时游戏,课外学习的时间必定会受到影响。况且,不玩的时候,也很难保证孩子不去想游戏里的事情啊。


那么,凡是耽误孩子学习的娱乐,我们都给它禁止掉,行不行?孩子每天除了学习,还可以做做体育活动、做做家务,别的就别干了,行不行?


答案也可以是肯定的。行。


但前提是:您自己必须同时停止所有与工作和维持家庭无关的事情。除了上班、做饭、洗衣服、做卫生,基本上什么都不许干。电视不许看,麻将不许打,报纸也不要再买了……行不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这句话,这篇文章已经引用过三次了。


如果您觉得难以接受,为什么要孩子接受呢?


那好吧,既然人都是需要娱乐的,那孩子每天写完作业后玩一个小时,这样可以了吧?这样就公平、人道了吧?


我觉得,可以吧,但是不太好。


网络游戏之所以比跳皮筋、捉迷藏更吸引孩子,因为它确实是有一些特性的。


所以,您必须在了解,并且理解了这些特性之后,才可能和您的孩子坐下来讨论有关他玩游戏的问题,对吗?否则,不就跟某些单位领导“不了解情况瞎指挥”的样子差不多了吗?


面对一种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说,会发现不同的特性。站在玩家角度,一个游戏的“特性”是围绕着“好玩”来讲的,情节如何、操作感怎样、平衡性怎样,等等。而站在家长的角度来看,一个游戏的“特性”,大约等同于“它会让孩子付出多少时间和金钱”。


这也是我现在想和您谈的内容。因为在众多“反网瘾”的宣传中,往往都是将所有的游戏放在一起,混为一谈。而游戏有几千上万款,各有各的不同,作为家长,不可能一一地去了解这些游戏。怎么办呢?


我会给您一些建议,供您参考。


先从最容易量化的“金钱”开始说吧。


国内运营的网络游戏,目前有三种盈利模式。一是通过游戏时间,按分钟收取费用,这种游戏的代表是《魔兽世界》。二是通过用人民币购买游戏里的虚拟物品来盈利,这种游戏的代表是《劲舞团》和《征途》。三是不收玩家的钱,而是通过在游戏里嵌入广告,收广告商的钱。最后这种和我们现在要说的事情没关系,按下不表。


先说第一种,按时间收钱的。


《魔兽世界》的收费方式是:注册账号(需要提供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并通过公安机关认证),然后给账号充值,每30元钱可以充值4000分钟,平均每小时4毛5分钱。游戏里的好装备都是通过与队友合作、一起打倒游戏里的怪物来获得,不能用人民币直接换取。


像“魔兽”这样按时间收费的网游,在玩家中通常口碑很高,因为只有足够好玩的游戏,才有自信采用这样的收费方法。这种游戏通常都不能用钱直接换虚拟物品,因为那会直接破坏游戏内的平衡性,从而变得不好玩,流失用户。


至于第二种盈利方式,用现实中的钱换取虚拟的物品,则是令很多家长所深恶痛绝的。但有意思的是,很多游戏玩家也非常讨厌这样的收费方式。


《劲舞团》、《跑跑卡丁车》和《征途》等都是不需要花钱就可以玩的网络游戏,只要注册了账号,就可以免费玩,想玩多久都可以。


但是,如果想让自己变得厉害,能在众多玩家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花费人民币来换取游戏中的虚拟道具。有些报道中说的“一个玩家一天消费了几万元乃至百万元”;,就属于玩这类游戏并最终痴迷的典型。


这类游戏的主题往往以“竞争”为主,而不服输的心态会促使玩家去购买强大的道具来取胜。不过,玩《劲舞团》、《跑跑卡丁车》好几年却没花过一分钱的玩家也为数不少,对“胜败”没有那么执着的玩家就不容易在这里花钱。


对于家长来说,怎么能判断一款游戏是通过时间还是虚拟物品收钱呢?方法很简单。按时间收费的游戏绝不会号称自己“永久免费”,只要说“永远免费”的,就基本可以确定它是靠出售虚拟物品赚钱的。


这样看来,玩网络游戏,只要不在虚拟物品上投入大把金钱,一般来说,开销是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


总结一下:在不去网吧的前提下,依据时间收费的游戏,每小时的花费在5毛钱左右;依据虚拟物品收费的游戏,可以不花钱,也可能倾家荡产。


下面说说时间的问题。玩网络游戏,到底会占用孩子多长时间?


网络游戏的类型并不多,大致可以分为“休闲竞技类”、“角色扮演类”和“即时战略类”三种,每一类游戏的时间特性都是不一样的。“即时战略类”游戏因属于国家体育总局支持的体育竞技项目,国家会派出选手参加国际大赛,情况比较特殊,这篇文章就不做过多的讲述了。


休闲和竞技类游戏包括《劲舞团》、《跑跑卡丁车》、足球篮球纸牌游戏等。这类游戏大都是按照回合来进行的。一场比赛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10分钟,加上调整、休息、寻找对手的时间,一个回合大约是以15分钟为单位的。


如果您的孩子喜欢这类游戏,您大可以和他约定:“今天写完作业可以上线打4场,但不许超过一个半小时。”4场大约是1小时的时间,而后半句的意思则是告诉孩子:“我已经把时间提前量给你算出来了,耍小心眼是没用的。”


还有,所有以枪战为主题的竞技游戏,在我国都是不允许未成年人参与的。


下面重点要说说“角色扮演类”游戏。能令大量玩家流连于虚拟世界,并乐此不疲的网络游戏,几乎都是这类游戏。而且,这类游戏的主流玩家几乎都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其中甚至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年人和老年人。目前的代表作是《魔兽世界》,还包括《梦幻西游》、《武林外传》等。


角色扮演游戏的特点之一就是团队性,游戏中很多事情都需要与其他玩家合作来完成。所以,几个玩家如果事先约定了游戏中的行程安排,他们就会约好一起上线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家长在这个时间强迫孩子做别的,孩子就会被迫做出一件“失信”的事情:要么拒绝家长的安排,要么放队友的鸽子。对于孩子来说,哪一边都不是他愿意做的。


角色扮演游戏的活动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PK”,就是玩家与玩家的武力对决。二是完成游戏交给的“任务”。三是到特定的区域内探险、获取虚拟装备,俗称“打副本”。


在我国和网络游戏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严禁未成年玩家参与PK。所以,如果孩子在PK,请制止他的这种行为。同时,我建议您推荐几款休闲竞技类游戏给他,以满足他“在电脑前和人一争高下”的愿望。


“任务”的长短不一,有单独的,也有很多任务组成的“任务链”。难度差距也很大。但无论多难,只要队友合作得力,一个任务所需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15分钟,有些任务经过玩家的统筹后,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副本”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根据游戏不同,“副本”的构成情况是不一样的。以用户最多的《魔兽世界》为例,它的“副本”有两种构成情况。第一种叫“小队副本”,第二种叫“团队副本”。一字之差,区别很大。


在《魔兽世界》中,一个“小队”的人数上限是5人。一个“小队副本”最多可以容纳一个小队。正常情况下,根据小队成员的个人能力和合作能力不同,完成所需时间在45分钟到90分钟不等。有的“小队副本”可以无限制地反复玩,而有的一天只能玩一次。


“团队副本”是大型的副本,需要数个“小队”组成“团队”一起进入。因为“团队”的组织结构比较庞大,游戏玩家会组建“公会”来管理团队。每个公会都有着自己的规章制度,制度大都由成年人玩家所制定,和中学生的作息很容易发生冲突。所以,请劝说您的孩子,玩“小队副本”是可以的,但“团队副本”就不要去了。


而且,“团队副本”的组织者也不希望团队中有未成年人,因为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都比成年人要差很多,会给整个团队带来麻烦。所以,如果孩子已经参加了“团队副本”的活动,您可以联系游戏公会组织者,一同劝说孩子离开。


综上所述,如果您的孩子喜欢《魔兽世界》这类角色扮演游戏,那么他每次花在上面的时间也可以控制在100分钟以内。只是,您需要和他约定的内容是“今天可以做两个任务,还能打一次五人副本”;,而不是“100分钟之后必须给我下线”。


有关游戏会花费孩子多少时间的话题,可以总结为这样一个清单:


游戏类型 单位时间 建议孩子每次接触的内容


休闲竞技 约15分钟 4至6场 (约100分钟)


角色扮演 约60分钟 一次小队副本和两个任务(约100分钟)


也就是说,孩子每次玩游戏的时间,基本可以控制在1小时40分钟,和一场电影,或者两集电视剧的长度差不多。


事实上,游戏的设计者们并不是什么财迷心窍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以电视剧、电影等其它娱乐方式为参照物,来设计游戏所花费时间的。因为,只有最符合正常人休闲娱乐需求的游戏,才能吸引最多的用户。


还有两点要说明一下:


第一,我不建议您为孩子指定某款游戏去玩,他自己的事情请让他自己去选择。


第二,每一个家庭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请不要公式性地套用我给您的建议。


“玩网游每小时不到5毛钱,每次可以玩不超过两集电视剧的时间。” 其实,在这个段落中,我的目的只是想说清楚这一句话而已。


陶宏开教授又是怎么说的呢?


陶教授认为,不良网游的特点有三个:一,互动性,“我要杀谁就杀谁,想什么时候杀就什么时候杀”;二,无限性。可以无休止地玩下去;三,有圈套。青少年不知不觉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有圈套”;,就是陶宏开教授有关“网游会让孩子付出多少时间和金钱”的回答。“大量的”,看起来实在是很可怕。


但我们已经知道了,玩游戏根本不会消耗那么多时间和金钱。陶宏开教授的这个理论,也仅仅是“理论上”说说而已,和现实情况是不一样的。


事实上,孩子哪里会有那么多钱去挥霍呢?如果孩子真的有那么多钱,他的兴趣点怎可能还仅仅停留于网游呢?


至于陶教授说的“互动性”。游戏中当然也存在,但却不是陶教授所表达的意思。


套用“我要杀谁就杀谁”的句式,“互动性”可以解释为:在游戏里,如果你想杀谁就杀谁,那么所有人都会来杀你;如果你跟大家和睦相处,那么你就会得到很多朋友。


再说“无限性”。


我觉得,陶宏开教授作为“中国戒网瘾第一人”,应该听说过一种东西叫做“防沉迷系统”吧?


我国所有的网络游戏,都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强制安装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系统”。具体举措是:玩游戏开始3小时后,各种收益减半;5小时候,游戏收益归零;停止游戏超过5小时后,解除防沉迷状态。也就是说,游戏虽然可以无限玩下去,但在3个小时之后就开始变成了没有收益的“白玩”。


在注册游戏账号时,玩家必须提供身份证号和真实姓名。在游戏系统经过和公安部门网站的核实后,将据此判定账号所有者是否已满18岁。如果是未成年人,那么就将这个账号纳入“防沉迷系统”。


所以,对于我国的未成年人来说,网络游戏基本不存在着“无限性”。


当然,也有孩子盗用成年人身份证(比如父母的)进行游戏,这种行为是应该被父母制止的。


陶宏开教授的七个理论,我已经分析了其中的六个。只剩下最后一个:


陶教授说:“网瘾当然是存在的,否则我们怎么会讨论这个问题呢?”


九 网瘾之战是一场无意义的伪战斗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句话,我都很惊讶。


我不明白,一个教授,从事的还是心理学方面的工作,怎么会频频说出这样没有逻辑的话来?


“网瘾当然是存在的,否则我们怎么会讨论这个问题呢?”


在这样的句式里,“网瘾”可以换做很多其它的名词。比如说:


“外星人当然是存在的,否则我们怎么会讨论这个问题呢?”


“2012是世界末日当然是存在的,否则我们怎么会讨论这个问题呢?”


“戒网瘾专家都是骗子当然是存在的,否则我们怎么会讨论这个问题呢?”


这就既不严谨,也不科学了。不是吗?


事实上,陶教授本身的来历,到现在都是一个谜。质疑他编造自己经历的人有很多,主要的质疑内容有下面这些:


一,陶宏开称,在去美国前,他是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生,是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访美的。但在媒体的追问下,他又称自己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学的是计算机本科。以历史系硕士的身份进修计算机本科,这是不合逻辑的。


二,帮陶宏开申请到访问学者机会的密歇根大学教授Ed McCord称,陶宏开在密歇根大学学习了两年就去了纽约。陶宏开自己也称“妹妹来到美国后就去纽约经商了”。按照美国法律,持访问学者签证或者留学生签证的外国人,只要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工作,就属于非法移民。


三,赴美的访问学者和留学生所持签证为J1类型,这种签证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换取绿卡,只有特殊时期有过特殊政策。根据陶宏开教授自己公开的简历,他是在1989年定居纽约的。


四,在美国执教必须获得相应的资质,而陶宏开在1984年到达美国后至退休,没有公开发表过哪怕一篇论文。


等等。


我对这些八卦消息并无兴趣,因为这和我的生活无关,和我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没有关系。我只是觉得,陶教授虽然自称所谓“戒网瘾第一人”,或者所谓“网魔斗士”,但他的理论听起来,却和“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的角色似乎更没什么关系。


陶宏开称,他是在2004年5月接待了一个登报要“救救孩子”的母亲,并帮助她的女儿戒掉“网瘾”后,走上“戒网瘾”这条道路的。


但是,这个案例被网民追踪,结果发现,女孩虽然考上大学了,但后来又退学,工作、恋爱都不顺利,和母亲的关系依然是一团糟。


陶教授解决了这个孩子“网瘾”的问题,但他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任何改变。


这件事情,陶教授肯定比我要清楚。但他依然以60岁的年龄,奋战在与网瘾斗争的最前线。


为什么?


2010年1月1日,陶教授主办的新一期素质教育夏令营在北京开营。有消息称,这个为期5天的夏令营,向每个参与的家庭收费5800元,共有30多个家庭参加了这次夏令营的活动。


11天后,在节目现场与陈岚发生口角时,陶教授说:“别跟我谈钱,我最讨厌别人跟我谈钱。”


好吧,我希望我也能很天真地相信,陶教授不是为了钱,而是真诚地为了1700万家庭的幸福,才跟“网瘾”做斗争的。毕竟,陶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过:“在美国,我已经把这辈子的钱都赚出来了,我现在根本不缺钱。”


但这依然无法解释,为什么陶宏开教授的理论如此具有煽动性,他的逻辑、证据和数据却如此经不起推敲。


这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每次参加节目录制时,陶教授都会带上大批的支持者,他们作为观众出现在录制现场,对陶教授的发言一呼百应。


很多网友在看了陶宏开参与的节目后,在网上发帖感慨:现场气氛让我想起了10多年前的某邪教组织。还有不少人说:代表观众发言的那几个家长好眼熟啊,在多少个节目里都见过他们了。


在2010年1月15日云南卫视的《民生大议》节目中,陶宏开的支持者们再次以现场观众的身份出现。当时,现场一个心理学家问这些父母:“你们觉得孩子出现问题,自己应该负责任的,请举手。”


结果现场举手的只有寥寥数人。


心理学家叹了一口气,屏幕前的我也叹了一口气。


一群可怜的父母,还有他们可怜的孩子。


这些父母曾经无奈、迷茫,因为他们的孩子玩起游戏来就把什么都忘了,学习成绩下降,身体也搞坏了。父母好话坏话都说尽,孩子却完全不为所动。


这时,一个个头不高不矮,一脸庄重的,60岁左右的男人站出来,振臂一呼:“全国有1700万网瘾孩子,怎么办?跟我走,我是专家!”


这些父母心中为之一震。原来不止我家是这样啊!1700万,说明不是我家出了问题,而是社会有问题了啊!


“专家”继续对这些父母说:对,家长虽然也有失误,但主要是社会的问题。你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坏?都是网络游戏闹的。我还认识很多和你一样的家长,你想见见他们吗?


于是,这些父母就聚在了一起,成为了“戒网魔的斗士”。


或许,网游真的会被他们消灭,就像十年前游戏机厅被消灭了一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们的初衷得到了实现。


新的娱乐方式会纷至沓来,而那些家长却依然没学会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只是,在网游被消灭之前,“不谈钱”的陶宏开教授,会开办多少个素质教育夏令营呢?


只有天知道。


这篇文章写到这儿就快结束了。两万六千字,辛苦了您的眼睛。


写这篇文章,我没有受到任何媒体的邀请,否则不可能允许任何人免费转载。我只是想和为孩子上网而苦恼的父母们聊一聊,并告诉您:您的家庭是正常的家庭,您的孩子是正常孩子,您遇到的问题是千古以来无数家庭遇到过的再正常不过的问题。您家没有病人,孩子不是,您也不是。


请相信,您家里的问题,关起家门来就可以解决,请相信您自己的能力。


最后,请您记住,在家庭中,有两样东西是最重要的。


第一样东西是“爱”,第二样东西是“自由”。


请珍惜您家的这两样东西,它们缺一不可。


祝您和全家人健康快乐,阖家幸福。

4 评论:

  1. 冷云 said...:

    我大约知道你转这篇文章的目的,但是很难相信你期待的那个读者会把那么长的文章认真看完并能理解……
    其实比较技巧的做法是,分段转载——避免引起阅读疲劳;每段起不同的名字,转载声明和作者署名放到最后——避免开篇就引起读者反感。
    斗争或者说沟通,是要讲技巧的……
    祝早日解决矛盾

  1. Francis J. Chu said...:

    哈哈~果然还是女孩子心细啊~我就想不到那么好的办法

  1. 海尔凯特 said...:

    我是作者,无意中撞进来的。

    谢谢博主的转载。

    话说当时这篇文章就是分着发的,发了一个礼拜……

  1. Francis J. Chu said...:

    幸会~需要注明作者否?

Post a Comment